中华物流网(zhwlw.com.cn)2月22日消息
昨日上午,两辆满载货物的TIR车辆,自新郑综合保税区口岸作业区顺利启运。车辆将从内蒙古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全线9800公里,历时8天抵达俄罗斯莫斯科。
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首票TIR出口货物启运,标志着河南省正式开启通往欧洲的国际公路模式,相比较传统的、铁路,公路弥补了成本高或周期长的短板,真正意义上实现“门对门”,河南省也在便利化通关和国际道路便利化领域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据了解,TIR系统是国际跨境货物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旨在通过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多边贸易和国际的便利化和安全性。
我国于2016年7月正式加入《TIR公约》,2019年6月全面实施,凡持有TIR证的车辆可在全球77个缔约国之间便捷通关,这些国家大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TIR公路是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深化的背景下,推进过境便利化、深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TIR最高可节省58%的时间和38%的成本,与空运、海运、铁路等模式相比,TIR还具备对基础设施依赖小、机动灵活、装卸方便等特点。
据介绍,3月份,中国—白俄罗斯、中国—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线路也将陆续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