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物流网(zhwlw.com.cn)9月26日消息
角色升级,建设提速
河南将高起点谋划郑州港建设
河南日报消息,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内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补齐内河短板,提升服务能级,打造通江达海大通道。
在布局方面,打造现代化枢纽型,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意见》提出,优先推进周口港、信阳港2个主要扩容增效和智能化改造,高起点谋划郑州港建设,打造“四路协同”交汇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点,推进平顶山、漯河等地区性重要建设,并合理布局、粮食、煤炭、矿石、化工等专业化码头。提升集疏运能力,进一步畅通进港公路“最后一公里”,提升“公水联运”衔接转换能力,实现周口港、信阳港、郑州港一级及以上公路(或城市主干路)连通。聚焦主业,大力发展口岸、保税、船舶维修制造等业务,加快推进大宗商品、食品加工、钢铁深加工等临港偏好型产业向集聚。
解读:河南是交通大省,但内河存在明显“跛脚”。相比“铁公机”,内河有成本低、运量大、节能环保等优势,河南此次最新《意见》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补齐内河短板,塑造水运发展新优势。
从顶层设计来看,河南的目标已进一步“升级”。去年,河南出台全省首个内河航道与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以上(含30万标箱);而根据此次《意见》,最新目标已提升至到航道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吞吐量达到1亿吨(含30万标箱)。
目标提升,也显示出河南急于突破的决心。其中,郑州港承担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2022年初,河南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实施内河水运“通江达海”工程,“提升周口全国内河主要功能,建设郑州港、信阳港等”。
而在几个月后发布的《河南省内河航道与布局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中,周口港、信阳港并列为主要,郑州则位居“地区性重要”之首,另7个分别为洛阳、南阳、商丘、平顶山、许昌、漯河、驻马店港。
最新《意见》依然延续了“2+8”分层次布局,但郑州被单独提出,明确要“高起点谋划郑州港建设,打造‘四路协同’交汇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点”。
这其中的考量倒也不难理解——虽然河南正在大力推动周口港、信阳港建设,但就这两个所依托的城市而言,其集聚资源的能力没有郑州强;另一方面,要把郑州真正打造成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城市,实现通江达海,现在唯独缺的是水运。
在重要性提升的同时,郑州港建设也在提速。根据去年的《规划》,“建设郑州、驻马店港等”被安排在2026-2035年远期规划中。不过,根据河南媒体去年11月的报道,郑州港最快有望于今年年底开工。
这座河流水系并不发达的城市,未来有望变身为一座城市。通江达海的郑州,枢纽功能也有望进一步放大。

|